《秋山问道图》(编码:25041001) 杨大钊 作
规格:82.1X44.1X10.1mm,重量:114克
材质:新疆和田玉黑青籽料
作品选用新疆和田黑青籽料,颜色浓黑,过灯细,脂粉度高,无伤裂棉瑕疵。作者以五代画家巨然所创作的绢本墨色画《秋山问道图》为蓝本,采用阴刻的技法,在和田玉上再现了这幅历史巨作。
《秋山问道图》是五代宋初山水画的经典之作,体现了南派山水画的成熟风格与哲学内涵。
五代画家巨然《秋山问道图》绢本墨色,尺寸:横77.2厘米,纵165.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
《秋山问道图》是一幅秋景山水画,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,画面主峰居中,层峦叠嶂,形成“山高水长”的壮阔气势。山体采用纵向延展的“高远法”,通过山峦的层层推远,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。近景的坡石、树木与中远景的云雾、山体形成虚实对比,山高林密,寂然无声,正是谈禅论道、修身养性的妙境。画家是僧人,自然通晓禅理并且把这种禅理也带进了画中。整个画面给人墨气清丽、神清气爽、宁寂安详、禅机出尘之感。米芾评之“巨然明润郁葱,最有爽气”“平淡奇绝”。 《秋山问道图》中最重的墨色并不在山石,而在树木,以及山顶上用笔老辣的苔点,江南山水的苍翠湿润被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、气势雄强的趣味不同,画上主峰居中,山峰石少土多,土石郁秀,温和而厚重。巨然继承了董源山水的淡墨轻岚,在意境上则发扬了董源“不装巧趣,皆得天真”的风格并有所创新,皴擦点染的水墨技法逐渐成熟。
下部清澈的溪水,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,画面中心的山坳处茅舍数间,屋中两位高士对坐论道,人物虽小却点明主题,将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,境界清幽。
杨大钊大师以阴刻手法在玉牌正面雕琢巨然的代表作《秋山问道图》,崇山叠嶂,重重相拥,有深有浅,层次感十足,丰富的画面效果,震撼观者的感官。
【作者简介】杨大钊,字石夫,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邳州市,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,中华玉雕艺术大师,上海玉石雕刻大师,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,国家工艺品雕刻一级高级技师。
杨大钊对阴刻线条的处理很到位,展现高超雕琢技艺的同时,更充分展示了刀与玉石之间的语言沟通,以刀代笔,把一刀一刀的“痕迹”留在玉石中,作品栩栩如生,一目了然。
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些线条就构成了作品,但是其中的难点颇多。首先,对国画创作有深层次的理解;其次,构图和作品在整个玉面的布局;最后,要对玉石刻画的力度掌握精准。